(资料图片)
援疆医疗人才实施手术440余台,救治20名危重病人,积极开展新技术、新项目,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5项;工作组首个招商项目——总投资1.1亿元、年产10000吨无缝钢管及配套产品项目签约并开工建设;首次选派水利、综合检验检测、大数据管理等科技人才对口支援……淮安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自4月上旬进疆以来,发扬淮安援疆优良传统和作风,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,谱写淮安援疆工作新篇章。
据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按照淮安和七师两地党委政府部署,多谋长远之策、多行固本之举,对口援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。2021年11月,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彰为“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”。
民生援疆,职工群众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
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把80%以上援疆项目资金投向民生和基层,多办师市急需、各族群众急盼的实事好事。加强基础设施和基层阵地建设,安排1.29亿元支持团场连队安居住房及富民安居建设项目,打造美丽宜居环境;安排2.19亿元建设130团、131团等团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,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,安排1.45亿元实施七师医院、中医院、团场医院的医疗卫生提升工程,师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。用心用情关爱困难群众,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受援地困难学生,实施贫困母亲帮扶项目,通过技能培训、扶持创业就业、发展生产等方式,帮助群众脱贫致富。
产业援疆,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
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依托师市资源、区位等优势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同时积极搭建产业合作平台,促进企业交往交流交融。创新招商模式,加大招商推介和项目招引力度,投资8.5亿元的疆淮山河印、团场最大商业综合体——奎河商业广场等项目纷纷开工建设。加快园区合作共建,促成两地园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,深化全方位合作。援建总投资1.6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及高科技产业孵化园,目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。有效实施消费帮扶,组织师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赴淮安食博会参展,开展“疆果入淮”推介活动,在淮安开设疆果七师优质产品展示门店、超市专柜5家。帮助师市将价值200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销往淮安市场,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。
人才援疆,为创新创业不断提供人才支撑
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围绕师市技术人才需求,继续加大智力支持力度,全力打造一支“带不走”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。拓展“组团式”援疆领域,发挥淮安在医疗、教育上的优势,选派36名医疗专家支援七师医院和中医院,创新选派园区“组团式”援疆1个团队、4名专业技术人才,着力突破师市重要领域、重点学科的人才紧缺瓶颈,不断提升师市发展软实力。持续开展干部人才培训,安排500万元用于师市干部人才培训,派遣工作人员到淮安短期学习、跟班锻炼。加大医疗教育援疆力度,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,通过手把手带教、岗位技能示范、联合攻关等,全过程培养帮带学员独立处理日常业务工作能力。选派60名支教教师在130团中学、胡杨河第一中学任教,开设200余节公开课,“传帮带”年轻教师60余名。
文化润疆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组推动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交融,坚定不移打造民族团结工程。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,总投资1.95亿元的职工文体中心项目,是淮安对口支援以来最大的单体项目,建成后将成为师市的文化中心阵地;128团、137团等一批文体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体娱乐需求。深入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,推动盱眙龙虾节牵手129团美食文化节,开创县团融合发展新模式。开展主题云队课活动,教育两地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、民族观。拓展两地交流深度和广度,发挥团场11名挂职联络员协调作用,推动县区、园区与对口团场交流交往全覆盖、常态化。
关键词: